历史文化

地理标志 建莲

时间:2017-03-06      来源:国家地理标志网

建莲是福建省建宁县的地方传统名产。建宁县有中国白莲之乡的美称,其种莲历史悠久,远在五代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建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系金铙山红花莲与白花莲的天然杂交种,经建宁世代莲农人工栽培、精心选育保存下来的优良品种,历史上建莲被誉为莲中极品。建莲外观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补脾、养心益肾、壮阳、固精等攻效,主治脾虚泄泻、多梦遗精,崩漏带下等症。2006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作为一种地方传统特产。建宁种莲历史悠久,五代梁龙德初(公元921年),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为建宁八景之一)。清代,建宁白莲已名闻遐迩。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西门莲为莲之上品,自古属朝廷贡莲。据民国《建宁县志》载:西门外池,一百口,种莲。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时,游人络绎不绝。莲子岁产约千斤,为吾国第一。”“莲,花叶偶生相连曰莲。嫩极鲜,老则为干。莲子入药补脾。邑种莲多处,以西门为最上品,水南次之,水东又次之。然较他邑产者,均有天渊之判。陆机诗疏云:其茎为荷。其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蕖。其实莲。莲之皮青里白,其子菂,菂之壳青肉白,菂内青心为苦薏。花叶常偶生,不偶不生,故根曰藕。节生二茎,一为藕荷,其叶贴水,其下旁行生藕也;一为芰荷,其叶出水,其旁茎生花也。其叶清明后生,五六月开花,花有红、白、粉红三色。花心有黄须,蕊长寸余,须内即莲也。花褪莲房成菂,菂在房如蜂在窠之状。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至秋,房枯子黑,其坚如石,谓之石莲子。八九月收之,去黑壳,谓之莲肉。莲尽,握藕食之,藕白有孔、有丝,大者如臂。红花者莲多藕劣,白花者莲少藕佳。花白者香,红者艳。千叶者不结子。在南乡长吉保有莲池。志载池广十余亩,尽种荷,花开时红英碧叶,水光掩映,香风扑鼻,最为胜境。在东乡(现溪源乡)有莲塘峰的地名,峰下有仙舍,相传僧人早在天池种莲十余亩而得名。”1989年版《辞海》上册1322页将建莲列为建宁名贵特产。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第10回和第52回关于建莲亦有记叙。建莲自产出便为宫廷贵人们喜爱,于是,建宁优质白莲也一直是贡品之一。建莲外观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稍炖即熟,久煮不散,汤汁清甜,香醇爽口,营养丰富的特点,放入刚冲开水的保温瓶中,半小时就熟。民间一向把建莲作为名贵的滋补品,深受人们珍爱。

建莲久负盛名。自古以来,建宁县城西门外出产的莲子作为建莲的正宗极品,史称西门莲,为历代皇家珍品,在皇家贡品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清乾隆《建宁县志》卷三池井篇中云:西门外池百口种莲,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时,游人络绎不绝,莲子岁产千斤,为吾国第一,卷二十七物产篇中又载:莲,花叶偶生相连曰莲,嫩极鲜,老者为干,子入药,补脾。邑种莲多处,以西门莲为最上品,水南次之,水东又次之,然较他邑产者,均有天渊之判。在建宁民间盛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中中暑发痧,适逢金铙山寺主持方丈济空和尚,用西门莲作鸡莲肚治好了乾隆皇帝的病,乾隆皇帝特为金铙山寺题写了寺名报国寺以表其功,报国寺三字寺名一直延用至今。建宁县民间对建莲的各种传说、故事甚多,有部份已收录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中。清代文学家、美食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回中写张太医给病入膏肓的秦可卿所开的药方中引用建莲七粒去心,第五十二回写贾府宴席上建莲红枣汤这一佳肴,指的就是建宁西门产的贡莲。如今,建莲已从御膳珍馐变为国宴佳肴,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中国,国宴上的一道甜点就是冰糖建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