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用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2-09-20      来源:

用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这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自2019年起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样板。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它是标示某种产品来源于某地区,以及该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能够有效赋能乡村振兴,让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品种品质优良、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产品成为致富金钥匙。比如,宁夏“盐池滩羊”对当地增收的贡献率超过80%;湖南“永顺莓茶”历经千年不衰,成为年产量2200余吨、年产值近6.2亿元的“富民茶”;云南“蒙自石榴”远销东南亚多个国家,年出口量8万吨,出口额达2.5亿元等。

“三农”问题涵盖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现实中,常常听到农民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价过于低廉。究其原因,农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入手,加快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唯有如此,才能让农产品品质更加安全、优质,产品特色更加稳定、鲜明。

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市场化。地理标志综合价值评价为商业发展提供导向,还为社会就业、收入富民、区域经济、区域形象、区域文化等提供综合性导向。数据显示,保护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落实中央财政资金22.7亿元,支持63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支持产品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这不仅仅意味着发展地标产品,其产地范围、种植技术、品质特色、产品专用标志、种植环境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受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管。更大的看点还在于,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农民持续增收。

乡村振兴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无疑,培优一批区域特色品种,建立一套质量品质保障体系,擦亮一批乡土区域品牌,壮大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一套持续发展机制,是改变农民落后种植方式,增加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化发挥比较优势的有力之举。当然,还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区域更多的特色产业升级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品质决定价格。农业产品随处可见,可地理标志农产品不常有。从重视“为吃而生产”到“为卖而生产”的转变,愿一个个地标产品能找到商品价值的最佳切合点,起到示范效应,富裕一方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