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中国市场监管报】喜上“莓”梢

时间:2020-09-17      来源: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这里的山峰如剑、如柱、如塔、如笋,溪涧树林,布列其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造就雄浑壮丽的山水奇观,催生近千亿元的旅游市场规模;还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资料源泉,为当地高质量推进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地理标志是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有力证明,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张家界市将莓茶等地理标志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核心工程的重点产业,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布局,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脱贫致富路径,达到了稳定脱贫的长效目标。

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的莓茶种植基地

好山好水出好茶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落后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张家界因旅游建市,也因旅游兴市,旅游业既是当前该市的支柱产业,也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不过,依托优异的资源禀赋发掘产业经济,绝不止旅游业这一条路。近年来,张家界市将莓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致力将张家界莓茶打造成国内外来张游客首选的地方特色产品。

莓茶,似茶非茶茶更茶。追溯到植物的源头,莓茶其实不属于茶科,只是一种类茶植物。在制茶揉茶的过程中,莓茶茎叶的表层会附着大量白色结晶,形似发霉,故俗称“霉茶”,后为迎合人们的喜庆心理更名为“莓茶”。

经过加工的莓茶形似发霉

资料显示,莓茶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第一,须生长在海拔4001500米山巅;第二,须常年云雾缭绕,保证湿度;第三,须根植在特殊的石英砂岩土壤之中。张家界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高质量地符合这些要求,这让莓茶成为当地百姓大量种植的一种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在同类产品中质量更优。

被当地人尊称为“莓茶之父”的黄宏全老人及其团队最早对莓茶进行了解剖、认识和研究。他告诉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莓茶被当地人称为“神仙水”,其中的功能成分——总黄酮具有抗炎镇痛、清咽利嗓等多种作用,药用价值较高。而在张家界产出的莓茶幼嫩茎叶经过检测,总黄酮平均含量超过30%,远超全国其他地区。

黄宏全老人介绍莓茶知识

走出深闺使人知

优质作物如何发挥产业价值进而带来经济效益?答案是,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张家界莓茶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中形成的地方优良物质文化财富。这样的产业要想发展壮大,既要持续不断地做好质量把关,又要再进一步地打造品牌影响力,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张家界市府所在地——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张家界莓茶的主产区。

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是永定区一家集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负责人覃国银于2015年底在市领导的号召下返乡创业。尽管公司业务稳步提升,她还是深感提升莓茶市场知名度的迫切需要。她坦言:“目前张家界莓茶的市场认知度还很低,需要很长的培育周期,或是很强势的宣传科普力量。”除了产品宣传乏力,莓茶市场还呈现品牌乱、品质乱、价格乱的现象,极其影响莓茶产业的有序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永定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将张家界莓茶作为“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出台支持张家界莓茶发展的系列政策,致力打造张家界莓茶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引导企业参加全国各地农博会、农交会,支持企业举办“莓丽中国行”等活动,开展“书记直播卖莓茶”“区长直播卖莓茶”等营销活动,提高张家界莓茶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大力推广张家界莓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制定申报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和张家界莓茶初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支持莓茶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莓茶深加工系列产品,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目前,全区拥有37家从事莓茶深加工的企业,建成2个张家界莓茶特色产业省级示范园。张家界莓茶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产品认证等荣誉称号,并在2019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博览会上荣获“创新养生茶”金奖。

茶香飘远助脱贫

一直以来,张家界莓茶产业都被赋予助力脱贫攻坚的重大使命。

位于永定区茅岩河镇的安坪村,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也是在这一年,安坪村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张家界莓茶精准扶贫产业的有力推进。

作为张家界莓茶精准扶贫产业的领头企业,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于2016年投入启动资金500余万元,在包括安坪村在内的8个村新建莓茶种植基地1500多亩,带动120456人参加莓茶种植,其中涉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01372人。受益于“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安坪村贫困户在当年就实现了人均收入翻倍。

覃国银在接受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在雇用当地劳动力的时候,总是优先雇用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他们能做事儿,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支持他们来。”吴志国是莓茶基地的一名采茶工,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已经65岁了。由于右手残疾,无法正常张开手指,以往在哪里都找不到活干。他十分珍惜采茶这份工作,自制了一种适合自己手型的小弯刀,采茶时,左手捏住芽尖,右手夹住弯刀割叶,工作效率甚至比正常人高出不少。记者在基地见到吴志国时,烈日当头,宽大的草帽也掩不住他眉眼间的笑意,随着双手疾速地在叶间飞舞,不到一分钟,他就采到了满满一手的芽尖。“现在算上流转土地和在基地干活的钱,一年下来,少说也有2万元收入了。”吴志国高兴地说。

贫困户吴志国在基地采茶

据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介绍,为了更好地助推张家界莓茶精准扶贫产业,该区出台了《永定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等文件,整合产业扶贫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支持莓茶产业发展,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近两年,莓茶产业带动全区7000多户农户脱贫,实现近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关山难越今已越。昔日深山不起眼的莓茶叶,现已华丽转身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黄金叶”,让老百姓们喜上“莓”梢。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陈静